无证皮秒万仪器被没收,医美市场净利
2021-10-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伴随着暑期的到来,医美迎来了新一波热潮。美白雀斑、鼻综合、眼综合,成为炙手可热的医美项目。
在医美时闻中,一些非法商家无证经营皮秒激光,造成31万余元罚款、价值万仪器被没收;有求美者贪小便宜做眼综合手术,导致3万元被骗……
在行业动态上,《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每10个医美修复中就有3个眼修复,新氧发出暑期双眼皮项目消费预警;
清科研究中心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最新调研发现,目前医美行业普遍净利润不足5%,中小型医美机构该如何突围?
详细内容,请缓缓下拉!
医美时闻
嘉兴一机构无证操作皮秒罚31万余元,价值万仪器被没收
近日,嘉兴市卫生监督部门查处了一家非法提供医美服务的生活美容店,对6个违法主体进行处罚,总计罚款31万余元,没收5台涉案仪器,价值约两百余万元。
根据群众举报,嘉兴市卫生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一家生活美容店,现场查见一名女技师正在使用“翠绿宝石激光治疗仪”(俗称“皮秒”)为顾客做激光祛斑医疗美容,现场同时还查获了水光机、激光脱毛仪等多台医疗美容器械。
另外,美容店还开展了无针水光美容、黑脸娃娃美容和光谱照射美容。据悉,操作皮秒激光美容、无针水光等项目的刘某、许某等人均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来源:医美视界
自称“股东”四五千搞定眼综合整形,女子被骗3万元
杭州的葛女士反映,她去年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程某,对方说自己是杭州医院的股东,只要五千块钱就可以让她做眼综合手术。
葛女士信了对方的话,在程某的陪同下,葛女士来到杭州医院,准备做眼综合手术,主要是割双眼皮和去眼袋。医院方面报价两万九千八,并让葛女士在一个网贷平台贷款支付。程某让葛女士先贷款,第二天他再给取消就行。然而,术后她想取消贷款时该男子却失去了联系,医院表示根本就不认识他。
*来源:黄金眼
行业资讯
每10个医美修复就有3个眼部修复,新氧发布双眼皮手术消费预警
据《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每年有超10万医美消费者因误信非正规医美致残致伤,修复市场规模大概在亿-亿,其中眼部修复占32%,每10个需医美修复的消费者中,就有3个是眼部修复者。
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年暑期,双眼皮手术消费人数都成倍增长。着眼于此,6月24日,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联合梨视频推出纪录片《朋友圈里的双眼皮》,结合多位双眼皮失败受害者的经历,发出双眼皮手术项目消费预警。
*来源:iNews新知科技
千亿医美市场,净利竟不足5%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最新调研发现:目前医美行业普遍净利润不足5%。
随着整个医美行业的不断合规化,医美机构的获客、人工、采购成本都在不断攀升,这其中,由于医美机构的获客成本奇高,一般来说,医院营销费率在30%以上,可以侵蚀掉超过50%的毛利润。有些机构70%的资源都用在获客上了,导致一般医美机构净利率在3%至5%。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人工和采购成本被极剧压缩,间接导致医美机构服务质量持续下滑,恶行循环就此形成。这样的运营“黑洞”,让本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医美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医美机构雪上加霜。
接下来,需要医美机构聚焦思考的,是如何填补运营“黑洞”,如何将合规管理从成本中心转变成利润中心,如何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种出参天大树,从成本高但见效甚微的“品牌获客”向成本低且回报率高的“口碑获客”转变。
*来源:消费日报网
新氧入驻机构违规注射“妆”字号产品
在新氧App上,一些入驻新氧平台的医美机构可以提供“水光针“服务,并且有的“水光针”配方为某品牌动能素,一针价格在元~元之间,用户可以选择水光仪机器注射,也可以让医生亲自注射。其中一家医美机构工作人员表明,所注射的某品牌动能素其实是“妆”字号而非“械”字号,并称已经“打了好几年”。
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张慧律师以及美妆从业人员均表示,“妆”字号产品不能注射进人体皮肤,只能涂抹于人体表面。除此之外,一些入驻新氧平台的医美机构医生从业经验前后不一致,新氧或存审核漏洞。
*来源:西安商网
*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