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躺牙椅晒自拍诉苦,罪魁祸首竟是美容牙

2017-3-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2月22日,刘涛晒出一张自拍,照片中的她捂着两颊,看起来不开心。她发文称自己经历几次全口重建后,牙齿太崩溃了,奉劝网友“牙如果健康千万别想着去换美容牙”。

此文一发,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不少人在关心之余也非常疑惑,刘涛口中的“美容牙”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治疗牙齿的过程中避免自己的牙齿受到损伤呢?

曾有口腔中心宣称“美容冠”可以“不拔牙、无痛、不伤牙根”

1

专家解读美容牙、美容冠

“美容冠”有很多变种,”仿生冠”,“生态冠”,“仿生美容冠”,凡是号称优点太多的,一概谨慎!事实上,“美容冠”是某些医疗机构为了骗钱,臆造的概念。这些机构在既往用“成人快速牙齿矫正”伪概念招揽急于求成的患者后,用烤瓷冠和全瓷冠大量磨牙排齐牙齿后,由于技术水平低下,操作粗糙,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牙龈发黑、红肿、异味;牙根炎症、瓷冠脱落等等。

对于“美容冠”,有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用“美容冠”快速矫正的实质是,磨了不该磨的牙,或者多磨了本来可以少磨的牙。对牙齿的健康是有害的。用做牙冠的方式把牙齿排齐,可能很快,但其代价是牙齿的健康,而不是广告中说的“不伤原牙”。

2

美容冠有什么危害?

在做美容冠前,医生要磨除60%-70%的牙冠,然后制作牙模、制作美容冠,需要几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误差,最后做成的美容冠通过粘结剂固定在基牙上。好的美容冠能够与天然牙很密合的衔接,缝隙小于0.1毫米,不容易产生口臭。

说来简单,做却很不容易。这个接缝在牙龈下面,是看不见的,能看到是美容冠美观的外表。如果位置太深,医生的肉眼也看不见。当缝隙大于0.1毫米、边缘不贴合有台阶、悬突时,食物和细菌容易积聚,位置在牙龈下,很难清洁干净,很多国人也不用牙线。细菌利用残存食物残渣,经过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挥发性硫化物、吲哚等物质,口臭就产生了。”

不良牙医利用所谓的7天快速正畸,3天美容牙等华丽的广告词坑骗急于求美的患者,太多无辜的患者被欺骗,被磨去健康牙齿,被套上对牙组织危害严重的美容冠,引起牙髓坏死,严重牙周病。

因此大家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该全面了解该方式的利与弊,选择正规的机构进行治疗。

在面对口腔正畸和美容牙冠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如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却选择了美容冠治疗,导致一系列问题又该怎样补救?

3

牙齿排列不齐有什么危害?

首先,牙齿排列不齐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容易使人自信心受挫,出现不敢大笑等心理障碍,还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

其次,牙齿排列不齐会影响人体的一些功能。例如,一些严重的牙齿咬合不良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最后,牙齿不整齐会影响口腔卫生清洁。一些牙齿不容易被刷到,会导致牙齿蛀掉,出现牙周问题。

4

牙齿排列不齐如何治疗?

最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治疗手段是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后,牙冠和牙根行使功能时受力的方向一致,牙龈形态也最美观。但是,正畸需要的治疗时间很长,成年人通常需要花2年半左右的时间,一些人还会顾虑治疗过程中的美观问题,因而对接受正畸治疗心生犹豫。不过,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很好的美学正畸产品(比如非金属色托槽、无托槽隐形矫治、舌侧矫治技术等),可以在不变成“钢牙弟/妹”的前提下达到很好的矫治效果。

5

安了美容冠该如何拯救?

很多人可能由于工作性质繁忙等原因,无法抽出很多时间配合正畸治疗;或者害怕佩戴矫治器影响美观,稀里糊涂地选择了“快速美容牙冠修复”。

但是牙齿磨除是不可逆的,因此不可能在出现问题之后,还能拆除牙冠,回到起点,进行常规保存完整牙齿的正畸治疗。

但是如果已经选择了美容冠,就需要定期检查,防止问题的出现。若牙齿发生龋坏和牙龈炎症,就要及时拆掉美容牙冠,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暂时没有发生问题,我们也应尽最大努力。通过日常的口腔保健好好保护剩余的牙齿。

最后,专业口腔医师提醒想给牙齿美容的患者,口腔医疗和美容整形,都属于典型的医疗服务业,医疗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口碑。对于经常做广告,尤其是广告中有:“快速”,“终生”,“大优惠”,“适合所有人”,“绝对无副作用”,“某国技术”这类词语的,一定要提高警惕,理性分辨。

如何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们的朋友?

1,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实用的文章?

1,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帐号”---点击“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价格便宜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ttc0817.com/yzsx/3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