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急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2021-1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宫颈炎又称子宫颈炎,子宫颈是阻止下行生殖道(阴道)病原体进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线。正常情况下,子宫颈腺体可分泌粘稠的分泌物形成粘液,可抵挡阴道内病原体侵入子宫腔,但当宫颈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病原分泌物增加时,宫颈长期浸润在分泌物中,就极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导致子宫颈”失守“,从而形成宫颈炎。
宫颈炎(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育龄妇女多见(约占育龄妇女的半数以上),临床上将宫颈炎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其中以慢性宫颈炎最多见。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宫颈红肿,宫颈粘膜红肿,常伴急性阴道炎或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外翻等多种表现,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故而需要积极防治,30岁以上有宫颈炎的妇女建议定期做宫颈刮片检查癌细胞。
1病因
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多因宫颈受损(性交、流产、刮宫、分娩等),病原体侵入受损部位所致,常见病原体主要有:
(1)性传播病原体:淋病奈瑟菌与沙眼衣原体,多见于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
(2)内源性病原体:多见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也可见滴虫、阿米巴虫、念珠菌等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致,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原体与急性宫颈炎相类似。
2临床表现
急性宫颈炎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常呈粘液脓性,同时由于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和烧灼感。可有性交痛或下腹坠痛等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见尿急、尿频、尿痛。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大量脓性分泌物。常与阴道炎与子宫内膜炎同时发生。若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感染可向上蔓延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症。
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急性宫颈炎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白带增多、点滴状出血或尿路刺激症是其常见症状。
慢性宫颈炎
(1)白带增多。可无症状,有时白带增多是慢性宫颈炎的唯一症状,呈淡黄色白带,有时可带有血丝,可有接触性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
(2)下腹坠痛或腰椎疼痛。这是慢性宫颈炎的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在排便、月经期或性交时疼痛加重。
(3)尿路刺激症。当炎症蔓延到膀胱三角区或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时,就会表现为尿频或尿痛。
(4)其他症状。有些患者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盆腔沉重感。
3临床治疗
急性宫颈炎
主要为抗生素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力求彻底,以避免发展为慢性宫颈炎。
(1)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在未借助病原体检测(刮宫送检)情况下,可选用广谱无耐药且敏感的抗生素核糖霉素进行治疗。对有性传播高危因素的患者(多性伴或新性伴、无性伴,并且无保护措施),在未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前,采用针对衣原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例如选用螺旋霉素。
(2)性伴侣的处理
若宫颈炎患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应对其相应的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
慢性宫颈炎
主要以局部治疗方法为主,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局部冲洗消炎
慢性宫颈炎,不论是宫颈表现为糜烂还是肥大等形式,控制病原体的侵袭和感染是首要处理措施,临床上一般采用针对感染病原体的局部冲洗消炎,比如选用抗生素核糖霉素,若考虑到沙眼衣原体,可口服螺旋霉素或巴罗沙星。
(2)手术介入治疗
一般主要针对的是病原体不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可试用物理性方法,包括电熨、激光、冷冻、微波红外线等方法(治疗前必须经筛查排除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对于重度糜烂或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宫颈锥切。手术后应给与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对于宫颈息肉的患者,可行息肉切除术,术后应送病检。对于宫颈肥大的,一般无需治疗。
(3)并发症的处理
慢性宫颈炎若考虑伴随有阴道炎或盆腔炎症,应一同给与抗生素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