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法院生态修复长牙齿,咬住农用

2023-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3月1日,汉源县法院在唐家镇五里社区居民委员会巡回审理曹某某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案。

汉源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强担任审判长,具有林业、环保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组成七人合议庭,汉源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涛出庭支持公诉。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解读生态环境相关问题。案件当庭宣判,以曹某某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流沙河上游生态有机特色农业集中片区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林业工作人员参与旁听。

基本案情

年2月,曹某某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垦唐家镇五里社区6组集体用材林地18.86亩,用于种植桃树等农作物。后曹某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汉源法院于今年2月2日受理该案件,考虑到受损林地还没有修复,也无相关权利人主张权利。汉源法院主动作为,让生态修复“长牙齿”,“咬住”农用地保护红线不放松。

如何保障“长牙齿”?

1

科学研判发力。召开专题会,听取林业部门意见,制定科学可行的补栽补种方案,组织被告人与相关单位签署修复协议,明确修复时间、方式、验收标准,修复方案以判决附件的形式作为判决的有机组成部分。

2

全面修复发力。通过法院协调沟通,由被告人购买林业碳汇10吨,实现对受损林地期间功能损失的修复。补栽补种与替代性修复相结合,对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失全面修复。

3

定罪量刑发力。将被告人修复生态环境的行为作为重要的量刑考量因素,尽管被告人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但是在有能力履行但不主动履行修复义务的情况下,对其是否构成认罪认罚,法院将谨慎认定。

4

监督履行发力。基层组织和林业部门进行监督落实和技术指导。收取被告人保证金,被告人如不履行修复义务,法院将依法使用保证金修复生态环境。

一场针对生态环境修复的行动

2月13日、2月17日

与县林业局召开专题会,了解受损林地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对生态环境修复的方式、要求。

2月18日

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受损林地情况,研究、制定林地修复方案。

2月23日

释法明理,引导曹某某主动修复生态环境,促成曹某某与唐家镇五里社区6组、唐家镇人民政府、唐家镇五里社区居民委员会、汉源县林业局达成修复协议。2月24日,曹某某主动缴纳保证金元,并自愿购买10吨碳汇。

庭审结束后,法院工作人员现场宣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

专家有话说

汉源县林业局张勘

被告人擅自毁林开垦的行为,破坏了森林、林地的主体生态功能,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规定。在此,号召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爱护森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合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代表有话说

人大代表康敏

人大代表刘青松

人大代表彭娜玲

人大代表们表示,汉源法院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零距离”为案发地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整个庭审标准规范、说理清晰,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老百姓知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直观地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真正将法治力量嵌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值得肯定。

典型意义

本案是汉源县法院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中贯彻损害担责、全面修复原则的生动体现。汉源县法院主动介入,实现由被告人就地补栽补种与购买林业碳汇替代性修复的双重目的。通过行政司法衔接,发挥林业部门生态环境修复的专业性以及基层组织的重要监管作用,增强生态修复方案的专业性、可操作性,收取被告人保证金,督促被告人积极履行修复协议。将被告人是否履行修复义务,作为量刑的重要考量,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农用地。

延伸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用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农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林地属于农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生态保护的需要,将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脆弱,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划定为公益林。未划定为公益林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属于商品林。据此,我国将林地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

林地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降碳减排等功能,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将降低林地水土保持、固碳增汇等功能,并将破坏林地生态系统平衡。曹某某未经许可开垦林地,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损失。曹某某补种树木,可逐步实现经济效益,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可以实现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固碳增汇功能损失,以此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

来源

行政庭

原标题:《汉源法院生态修复“长牙齿”,“咬住”农用地保护红线不放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ttc0817.com/yzwh/13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